8月底的江南,依然是又湿又热,有别于西安的干热,作为长安客,还是倍感不适。26号夜晚抵达无锡。三天三城,无锡,苏州,上海,匆匆忙忙,忙忙匆匆。忙的时候,似乎时间过得特别快;等待的时候,似乎时间又过得特别慢;这是不是就是“谷哥相对论”?
人生的意义似乎就在于忙碌,人活着就是要活动。中国的词语非常有意思”活动”,活人和死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活着的人是可以“动”的,而死的人是不能“动”的,所以中国词语会有一个很好理解的词“活动”。
27日在无锡铂尔曼酒店早餐时间和深圳来的冯先生举行早餐恳谈,学习冯先生在华为的工作经验,了解他对前沿技术,如人形机器人,以及人形机器人相关传感器,其未来发展的机会和挑战。7:30~9:30,相谈甚欢,聊有收获。
10:30,打车到达日本某著名公司在无锡的研发中心,日本籍总经理和三位同事热情接待,探索西安中星测控公司的“孝为先”老人智联机的核心技术模块部分是否能嵌入到他们的新产品?以及共同研发和销售新产品的可能性。同时也了解到日本的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开始打破日本企业抱团的传统习惯,逐步向中国市场需求物美价廉的传感器。谷哥认为这是日本企业的进步。稍对日本企业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日本企业向来供应链是内循环的,自封闭的。
品尝完日本公司的午餐,14:00来到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拜会了王总和陈博士,了解了他们MEMS 8寸线的运营状况,在全国已经上马了这么多 MEMS,6寸线,8寸线甚至12寸线的情况后,给他们的工作点赞。MEMS生产线主要生产各类传感器晶圆,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等,当然也有滤波器等一些电子元件。
几年前,谷哥就认为中国的mems生产线产量已经过剩了,大量的生产线没有足够的订单,费用很高,形成亏损。又有一些产线订单很足,单价较低,形不成规模也在亏损。有时真有点管闲事,担心中国的MSME技术和产业会不会又走我们中国光伏,新能源车的“老路”,有点“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下午17点多,打车到达了“2025年中国电子元器件协会年会”举办地苏州同里湖度假村,报到后,入住到同里湖大酒店,在大厅里碰到来自广州的传感器同行。又聊了聊行业的状况,感觉今年传感器行业整体发展并不平衡和均匀,好坏参半。
同里湖大酒店的环境还是不错的。
28日,吃完早餐,乘车60多公里来到一家欧洲企业,我们已经给他们提供了10多年的传感器产品。同客户三位领导的交流还是充分的,外企在中国同样遇到“内卷”行业竞争也比较激烈,需要我们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包括价格和服务,通过拜访,更感到我们服务的有不足。10:30离开前,诚恳地邀请客户10月份同他们的欧洲同事一起到西安中星测控公司访问指导。
11:20到达相城区的朋友宋总公司,看望朋友,相互了解不同行业的经营状况。朋友是主营减速箱和齿轮业务,在国内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同时也销往国外。正在准备IPO,祝福宋总。
吃完午饭,又行车六十公里,大约15:00来到无锡江阴申达公司,了解激光刻蚀和电镀设备的相关业务。当了解到激光刻字的最小颗粒,宽度达到10微米时,还是十分惊奇,当然,也感叹大部分设备来自国外。这么细的颗粒,除了用在金属激光制板上,是否还可以用在其他领域里呢?
离开江阴,打车100多分钟,晚上7:30到达了同里湖度假村,赶上参加协会的晚宴,同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分会的新老朋友们一起聊天休息。
29日早上,6点起床,吃完早餐,打车到苏州南站,乘坐城际高速列车于8点钟到达上海虹桥车站。9:15来到一家外国品牌公司,了解西安中星公司传感器在客户测试的情况,介绍公司新产品和新应用,希望和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优势互补。
11:30,乘车来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客户,详细了解客户对传感器产品特殊认证的具体问题,客户对国产化的详细要求,包括每一项具体物料的规定。同客户吃完饭已经近14:00,又乘车赶往虹桥机场。15:30还约了一个传感器粉丝在虹桥机场交流。
网友对我们MCS压力传感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尤其是对中国原创技术的推广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希望。中国人习惯于国外的技术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对中国原创技术会有怀疑和犹豫,这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也一定让事实证明中国原创技术是不容置疑的,当然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匆匆三日江南行,服务客户态度明。
不知道网友看完这篇流水账式的公众号文章会有什么感受?
#2025.08.29.17:45 MU2166 虹桥~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