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旅行闲暇时,神谈戏聊传感器(134)
发布日期:2025-02-06   点击量:220
字号:
来源:

       此时此刻,谷哥正坐在浦东国际机场东航休息室里,等待凌晨一点浦东飞往德国法兰克福的飞机MU219,窗外飞机起飞降落的轰鸣声起伏不断。

       元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前天,西安迎来了一场预报说是暴雪,实际上并不很暴的雪。城区的地面基本上没有形成积雪,近山区的郊外,马路旁的草坪上积下了一些雪 ,而马路上的雪基本没有,落地后变成了雨,成了水,昨天的马路基本上已经干了。


01.jpg


       有人说,这是2025年西安的第一场雪,瑞雪兆丰年。有人说这是2024年西安的最后一场雪,雪后有佳年。两种说法都没有错,都是正确的。

       同样一场雪,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见解,截然不同的说法。估计大多数中国人都能理解,而大多数外国人却很难理解。这就是不懂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外人员截然不同的见解。就像我们中国人同样看不懂国外很多事件一样,因为我们没有他们的背景知识和他们的文化传统。 

       2025年的中国春节,据说春运40天里就会有九十亿人口的流动,我想对大部分外国人来说,即使扳着双手的指头和双脚的指头也算不出来,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数字。


02.jpg


      公司放假了,谷哥也趁着难得的长假期去德国看望女儿一家。自愿加入了春运大军,成为1/90亿的中国春运一员。


03.jpg


       看着大包小包,行李一大堆,从西安经上海到法兰克福,接近万里,不觉得多,不觉得重,只觉得行李包太小。

       每当假期前,公司总有做不完的事,好像都很着急。节前,有客户咨询红外传感器,我们一直在寻找合作开发者,或者招聘有外传感器经验的技术专家。不知道哪位看官能够一起合作或者推荐有此类经验的人一起开发。下图是一些技术基本的技术要求。有能力者,春节后可联系谷哥本人。


04.jpg


       人工智能发展一年比一年火,特朗普总统邀请美日两国公司,计划投资五千亿美元发展美国人工智能AI。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比美国要差两年、三年,有人说是五年。

       昨天,中国一家初创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横空出世,让美国硅谷惊呆了。似乎中国与美国在AI领域的差距又缩小了很多,尤其是开源和闭源,低成本和高成本,美国AI专家似乎也惊叹不已。

       今天谷哥花了一个多小时阅读了记者对DeepSeek公司CEO梁文锋的采访,我非常感叹和欣赏他对于原创与模仿的思考。


05.jpg


       这不由得我想起,我们西安中星测控公司花了十年时间,研发的MCS压力传感器。这是由概念而研发的,是一款真正的中国原创,在全球也是原创的压力传感器技术。是缩短中国高端压力传感器和国外差距的利器。我们mems压力传感器做的再好,也是模仿国外;我们溅射薄膜压力传感器做的再佳,也是跟踪国外技术;我们陶瓷压阻,陶瓷电容做的再廉价,也是在国外的技术上降低成本。要超越必须有自己的原创技术。

06.png


       大家都在讲人工智能AI,都在讲垂直应用。我觉得我们还是一个外行。昨天晚上躺在家里的沙发上,我试着用中国AI工具“豆包”做了一些试探,各位看官感觉如何?


07.jpg


       首先感觉在“豆包 ”的数据里,我们mcs的外形图,没有被收录进去。


08.jpg


       “豆宝”不了解飞机起落架,也不了解液压系统。


09.jpg


       “豆包”没有收录精密仪器或高端计量设备的大量图片。



010.jpg


       “豆包 ”对半导体设备更是了解很少,对具体的半导体设备更是了解微微。

       人工智能在我们传感器领域领域内如何使用,还在探索之中。在这个细分的市场里面是不是没有人关注的。

       人工智能是否还处在初级阶段,就像互联网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样。

#2025.1.26.23:28 浦东机场东航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