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银发生活 智慧养老如何破解需求“密码”
发布日期:2025-07-24   点击量:17
字号:
来源:秦闻

       近年来,随着智慧养老产品不断“上新”,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等纷纷试水智慧养老,通过科技赋能银发生活,助力每一位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在西安,智慧养老正从概念逐步变为现实,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不少老年人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然而,一些产品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却面临诸多挑战。


241753336014655119.jpeg


跌倒报警神器护卫老人安全

      长期专注于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与物联网技术研发制造的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是国内乃至全球知名的各种智能传感器专业制造商及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该公司产品展示大厅的诸多产品中,一款小巧玲珑的“孝为先”老人智联护卫机已在不少家庭、养老机构、社区等得到应用。

      公司总经理谷荣祥一边示范一边介绍说,目前产品已经升级到第三代,重量约40克,可以挂在老人脖子上或者皮带上,老人如果发生跌倒,30秒内不用任何操作,可以自动发送信号给子女的手机或者到平台,及时通知儿女及监护人员,使老人第一时间得到救助。记者了解到,基于传感器集成,加上智能算法以及无线通信和APP技术,该公司2012年研发出的这款老人防跌倒神器具有一键免提通话,电子围栏、状态查询,防骚扰电话,吃药提醒等功能,续航时间在60到72小时。


241753336077258470.jpeg


      谷荣祥所说的老人智联护卫机通俗讲就是老人跌倒报警器。“最初确实接受不了,老感觉被监控,没有隐私,也嫌麻烦,后来为了让儿女安心上班,少为我操心,就试了试,现在用习惯了反而离不开。”患有轻微脑梗的市民余师傅说。

      当前,数字化浪潮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智慧养老产品推广起来并非易事。“我们宣传推广老年产品中,一些老年人免费领取了鸡蛋、毛巾等赠品后,听说要花钱,就不舍得了,最终下单的基本都是子女,所以部分老年人的认知问题需要破解。”从事业务推广的王琳说。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老年人不感兴趣,有的买了以后并不随身使用,加之很多人认为自己身体无大碍,不可能跌到。”谷荣祥称,公司为此专门做了一项调研,发现跌倒致残率非常高,基于很多人对产品的不了解,加之产品推广等成本问题,使这个拥有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的高科技产品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资金问题,随着银发经济的发展,市场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大,未来智慧养老产品一定会逐渐变成刚需,老人跌倒报警器等也需要迭代升级,首先面临的资金瓶颈,作为企业也在努力想办法。他期待政府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老年产品研发,支持可穿戴设备及智能终端产品开发兼具推广性和实效性的智慧养老场景,让科技真正惠及每一位老年人。


破解照护难题 启动机器人赋能养老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工信厅与陕西民政厅日前联合发出通知,就组织有关单位申报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开展为期3年的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间,重点聚焦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养老照护压力、弥补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力缺口、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分阶段实施一批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促进研用双方结对开展攻关,推动产品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应用验证和迭代升级,形成一批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机器人产品,持续建立和完善标准规范及评价体系,加快推动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服务和银发经济发展。

      试点内容涵盖多个关键领域:一是开展结对攻关,面向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围绕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健康促进、智慧环境、日常生活辅助等应用场景,以用户实际场景中的需求痛点问题为导向,针对现有产品或解决方案短板开展研用结对攻关,逐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和服务能力。

      二是开展场景应用验证,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试点应用,在应用验证过程中完成产品迭代升级,应用验证周期不少于6个月。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部署不少于200台套;社区和机构类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20个社区或20家养老机构应用验证,部署不少于20台套。

      三是完善标准及评价体系,鼓励产品研制单位和应用试点单位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标准研究,聚焦场景需求和应用安全研制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和服务标准规范,聚焦安全性、可靠性、适老化、经济性等研制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评价标准。引导行业紧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服务需求,进行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升产品适老化、智能化和安全可靠水平。


文章来源:秦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