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巴黎航展已经完满结束,西安中星测控公司首次参展全球最大的航空展,收获了有价值的客户,MCS航空用途高端压力传感器得到了部分海外客户的了解和认可。这也可能中国原创高端压力传感器进军海外的一小步。
看到这一小步,陡然想起了2005年,西安中星测控公司作为全中国唯一一家参加德国纽伦堡传感器展(Sensor+Test)的中国企业,让五星红旗第1次飘扬在德国纽伦堡展览馆的门前。中星测控公司作为中国传感器的代表,受到了德国传感器协会AMA,已经逝世的罗斯曼主席的重视,给谷哥本人免费提供旅行和住宿服务。2005年中国一家企业参加德国传感器展,2025年中国有近70家企业参加德国这个号称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展。同时还组织几十人的中国传感器企业参观团,考察欧洲的传感器产业和技术。
这是中国传感器企业重大的一个进步。
同样的20年后,西安中星测控公司作为全中国唯一一家参加全球最大的航空展的传感器企业,(2024年参加参加了英国范保罗航空展。) 同时携带中国原创的高端传感器技术及产品,同样具有中国从20年前普通传感器出海,到高端传感器出海的标志性的符号和现实意义。
希望不再需要20年,中国各类高端传感器能够全方位的进入海外市场。
#2025.06.25.16:38 CA958法兰/北京#
中国传感器企业出海经历了20年的时间,但大多数以低端和中端为主,高端传感器,国外对中国还有一定的认识偏差,再加上欧美对中国科技企业或产品的“默认式隔离”,出口的难度比以低价为主的低端产品出口会更难,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和更智慧的手法来开启。
谷哥通过参加去年的英国伦敦航展和今年的巴黎法国航展,有几点肤浅的看法在此略为表述。
第一,无论哪种高端传感器,要对全球高端传感器,真正的高端要有自己充分的认知和明确的判断,真正了解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高端。或者综合性能或者在某个性能上,确实针对某些细分市场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少有资源。
第二,进入高端市场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绝非参加一,二次展会就能搞定。本专业的人士都知道,越是高端的海外市场,客户认知的过程要复杂,产品测试时间要长,客户需要的认证要多,进入的流程要慢。
第三,诸如海外航空市场,欧美主要国家的军用市场受到严格的限制,进入的难度较大。欧美主要国家的民用市场有多级的供应商,作为传感器是产业链的末端,要进入主机市场,需要经过一级两级甚至于三级的供应链,方有可能,但这需要耐心。
第五,航空高端传感器直接进入欧美主要企业,比如波音和空客,一定会比较慢。那么通过小型的欧美企业或者通过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欧洲企业进入,慢慢渗透可能是有效途径之一。
第六,中国有规划的传感器企业,一定要勇于参加这种高端市场展会,要敢于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的勇气和能力。像中国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车一样,敢于创新,勇于进步,有超越的志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惊艳的中国传感器产品遍布海外市场。
中国在进步,欧美也在进步。欧美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相比较中国文化,更有利于创新,尤其是企业创新的环境更好。传感器作为细分的市场,在国内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诸如华为,京东方,比亚迪等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传感器,尤其是创新型传感器的发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实体工业经济领域,过滤器方方面面的应用都要和千千万万,千奇百怪的传感器结合起来。没有实时的,真实的传感器提供相应的数据,所谓的人工智能肯定是骗人的鬼话。
当下的中国,炒作人工智能是一种时髦,也是一种趋势。而不少中国人对传感器的认知远远低于对集成电路的认知,然而,中国传感器的发展速度总是慢于欧美。因此,谷哥呼吁我们要重视传感器的发展。尤其在未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方面更是如此,不在这方面努力,人工智能就成为另一种高端的游戏。
神州传感欲出海,认知果敢不可少。
扎实研发出精品,方有繁星闪环球。
#2025.06.26.10:58 北京首都机场 T3#